重機煞車會失靈?   - 千萬別鐵齒 !!!

記得去年剛迷上跑山過彎時,很常上去天冷+136繞一圈,由於當時是新手,對於很多騎乘技巧上沒有很熟練,因此常會發生一些事後想想自己都覺得害怕的事情,透過文章或影片來跟喜歡熱血跑山的檔車新手分享一些應該避免的超危險習慣。

本次要分享的是自己親身經驗,有一次由136下坡時,在小橋灣前突然煞車失靈,由於從赤崁頂一路往下都是連續下坡彎道,對喜歡跑山過彎的人來說是非常刺激的路段,我個人超喜歡 136 由國姓到太平的這段路,小橋灣是個九十度附近的小右彎,在見到小橋灣前還有一個左彎,是下坡後的彎道,以前剛接觸跑山過彎時,自己因為喜歡衝速度,尤其下坡路段越騎越順,因此理所當然地喜歡帶煞車入灣與衝下坡,因為常拉前煞車可以讓我隨時掌控下坡時要煞車的力道(別嘴我,我當時就菜ㄇㄟ~~),但是,當天快到小橋彎時的前一個彎道,因為下坡關係車速很快(因為速度有點快~~所以圖6我已經碼了時速表…哈!),我連續按了前煞車好幾次,我確定都是毫無作動的輕快空靈得感覺,怎麼拉都沒有煞車(圖1~圖4),我心想完蛋了,新車 2020 YZF-R1 買不到半年,該不會要在這個彎道車毀人亡吧? 還好自己以前就是喜歡運動的人,反應速度跟思緒都算非常快,平衡力也很好,我知道煞車沒用之後,趕快降檔,然後準備選好衝撞的好地點之後,車子就這樣騎上去了路肩護牆上面(圖4~圖7),其實我心裡都已經做好準備要摔車了,當下第一次感受到何謂腦中浮現人生跑馬燈的感覺,邊想還是邊快速掌控車子的行進方向,就這樣撞上去護牆,騎了一小段,趕快平衡車輛,還好老天爺眷顧,或是當地好兄弟幫忙扶了一下,反正最後就是平安騎下護牆了,就這樣驚險的度過了這次的危機。

跑山下坡-煞車溫度過高失靈-1

圖  1. 連續下坡後,速度飛快,在彎道前發現前煞車失靈

文章標籤

Race.Your.He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齒輪油多久換一次?  J-Bubu 125 約 2000~3000 KM 換一次齒輪油

依照 PGO J-Bubu 125 原廠手冊上面的建議,齒輪油應該都是每 2000~3000 公里左右換,通常 1000 公里換一次機油,然後搭配換兩次或三次機油時才換齒輪油,基本上來試要看自己騎乘的狀態來決定是否更換,因為機油原則上每次換完看起來都還滿乾淨的,但是如果激烈騎乘的話,油質比較容易衰變。由於這一台 J-Bubu 125 是我老婆的通勤車輛,他最近跟我反映車行換機油跟齒輪油竟然一次漲價1百多元,所以我老婆就命令我幫他換機油跟齒輪油,因為老婆很常騎機車上班跟到處跑來跑去,基本上很短的時間就會需要換機油與齒輪油,如果自己DIY換的話,一年下來還真的可以省下不少錢。所以這次就趁第一次幫他換油的狀況下,順便拍一下紀錄文分享換油的過程,本次要換的齒輪油型號如 圖1。

GPO_J-Bubu 125_齒輪油

圖 1. 此次要換的齒輪油

換機油該準備的工具與注意事項

其實換齒輪油很簡單,換油要準備的工具其實不多,基本上包含能旋開洩油螺絲的板手跟鐵鉗,可以裝洩油的容器。至於扭力板手會需要嗎? 其實不一定需要,用一般板手應該就可以鎖緊螺絲,不要用力過頭導致滑牙就好。我個人比較在意精準上緊螺絲,所以我有自備一隻扭力板手,這樣可以避免洩油螺絲過鬆造成漏油,或是過緊造成滑牙的問題。

文章標籤

Race.Your.He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機油重要嗎?  -  機油是引擎的血液

機油相對於引擎來說就像人體的血液一樣,因為引擎內部有很多高速磨擦的金屬零組件,在高速騎乘時會產生高溫與高頻率的摩擦,因此潤滑對引擎來說非常重要。我大致整理幾個面向來討論機油對引擎造成的影響 :

1. 潤滑功能: 引擎作動時主要是活塞和氣缸之間的交互摩擦運作,內部還有很多主軸快速的相對滑動,因此,在金屬件之間要防止零件磨損過快,引擎內部需要有足夠的油膜產生緩衝潤滑的作用。機油的好壞不僅會影響引擎內部的潤滑程度,更影響了引擎的壽命、高溫容忍度,還有機油衰退的時間等。

2.  降溫功能: 不同規格的機油潤滑程度不同,潤滑程度好的機油可以減少機件摩擦,因此引擎運作時產生的溫度會較低一點,而且有些重機具備油冷功能,因此好的機油吸熱散熱功能較佳時,可以順暢地將引擎內部的熱循環帶出來散熱。

3. 減震降躁功能: 由於引擎有分很多規格(以檔車為例),有些機油比較稀(例如: 10W40),有些機油比較濃(例如: 10W50),原則上較濃的機油產生的油膜較厚,因此減震降躁的功能較明顯,例如 10W50 的機油理論上會比 10W40 更能減緩振動與降低噪音,但是相對的,較濃的機油在加速性與反應性來說會比較稀薄的機油慢。由於機油濃稠度會影響機件的反應速度,所以,這是個人功能導向取捨的問題。

文章標籤

Race.Your.He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冷” 這個地名充滿詩情畫意,因為我很喜歡這個地名,再加上各式大小左右上下坡彎道齊聚,因此很常上來跑山。兩年內跑天冷應該超過一兩百趟了,因為怕假日山上猴子多,所以幾乎都平日利用短暫空閒時段跑山,跑一跑都有感情了,跑一跑也知道哪裡該注意哪些危險狀況,有興趣的車友可以去看這個影片(Youtube Video: 跑天冷要注意的事情)。

充滿詩情畫意的跑山聖地 - 天冷

圖 1. 充滿詩情畫意的跑山聖地 - 天冷

為何令人懷念?

為何寫此篇文章呢? 因為自從今年五月全台因疫情三級警戒之後,擔心萬一跑山出事的話,送醫院會增加醫護人員工作負擔,也擔心自己萬一要送醫的話會有染疫風險,畢竟自己還要擔起全家生計的重擔,所以為了保險起見,三級警戒之後我就很少上山了,就是希望降低風險。雖然現在疫情逐漸趨緩了,但是短期內還是會暫緩跑山,原因是最近中區山道十分不平靜,警察為了抓不守法的猴子,幾乎天天駐點山道,以前警察只有在假日才會偶爾上山佈點攔查或是擺黑箱偷拍,但是現在幾乎連平日都很有機會遇到攔查,尤其 136 縣道,幾乎天天照三餐駐點,還有天冷入山口的新社區也很常有雷射槍偷拍或攔查,我都懷疑這些警察是不是歸屬在巡山員的配額啊? 哈哈~~

文章標籤

Race.Your.He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檔車出廠幾乎都是正打方式,所謂正打就是腳底板往上勾時可以升檔,而腳往下踩時則會降檔。反打剛好相反的意思,腳底板往上勾時可以降檔,而腳往下踩時則會升檔

改裝反打最大的好處在於過彎的時候可以在彎中比較容易做提前升檔的動作,在出彎時可以更流暢的以更短的換檔時間來提升動力。基本上我們的腳進行換檔動作時,「踩下踏板」會比「腳伸進去踏板底下勾起」的動作要容易,因為要進去勾會有腳卡住的風險,因此,當我們準備出彎進行升檔時,車身依然還是在灣中傾斜的狀態,左腳要進行「踩下升檔」的動作就比「勾起升檔」的姿勢要容易多了,尤其是要過左彎時更是感受的到差異,所以反打可以有效的讓車手在彎中進行升檔時動作更流暢快速。

封面_影片.jpg


文章標籤

Race.Your.He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打檔方式介紹

騎乘檔車時須要先了解打檔的方式,一般檔車換檔方式基本上分為國際檔位循環檔位(圖1),現在國內大部分的重機檔車幾乎都是國際檔,怎麼分別呢? 一般國際檔(也稱為往復檔)你應該可以在打檔桿某一端看到有一根連桿去連動變速機構(如圖1左邊),而循環檔則多數採用中間軸承的方式連動變速機構(如 圖 1 右邊),但是有些車有改裝就不一定如此喔。

圖1左邊是國際檔,數字代表檔位,有些車有六檔有些車可能只有五檔,這類的檔車會有地板與天花板的概念,也就是換檔時會有方向性,一般正打的方式都是採用腳上勾可以升檔,但是升到最高檔位之後就無法再往上換檔,而往下踩則降檔,當降到最低一檔之後就無法再往下換檔。但循環檔不一樣,他沒有邊界的概念,你可以踩前面進行升檔,踩後面進行降檔,而且不管踩前面或踩後面都沒有限制,他會在圖1右邊這些檔位中一直循環換檔。這兩種換檔方式理論上是國際檔的結構比較安全,因為他不會有在高檔位的狀況下誤踩換檔之後突然變成空檔或一檔的問題,因為這在高速騎乘的狀況下是非常危險的,很容易造成輪胎鎖死摔車。

打檔方式

圖 1. 一般檔車換檔方式基本上分為國際檔位與循環檔位

文章標籤

Race.Your.He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公升級百萬重機的配備通常都有很多電裝來輔助動力的控制與騎乘安全,因此其實不適合經常大辣辣的用水沖洗車輛,個人有多次洗車後不愉快的經驗,基於以上的經驗,所以我的 R1 後來就都沒有用大水管洗車了,我都是採用多部位的分解微洗車或乾洗車的方式,這樣可以避免電裝因為短暫短路而故障,也可以讓洗車變成不是一件非常累人的事情,自然就可以分多次隨時進行車輛清潔的動作,讓我常保車子處在很乾淨的狀態,看了就舒服啊。

封面_YT.JPG


文章標籤

Race.Your.He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何要微洗車? 大水洗車的風險~~

百萬公升級重機的配備通常都有很多電裝來輔助動力的控制與騎乘安全,因此其實不適合經常大辣辣的用水沖洗車輛,個人有多次洗車後不愉快的經驗,記憶最深刻的有兩次。

其中一次是之前第一台重機 Honda VFR800F,因為是人生第一台重機新車,所以很常洗車打蠟,想要保持亮晶晶的外型,但是有一次洗車後發生了一件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就是洗好隔天出去騎乘的時候,停等紅燈時突然熄火,因為當時才購買半年而已的新車,直覺不應該會有電裝壞掉的問題才對,雖然當下再次發動還是可以啟動,但是過了兩三個路口之後,又發生同樣的問題,這次啟動了兩三次都無法啟動,只好趕快下車牽車到路旁去看看怎麼回事,當時猜測是不是因為洗車造成車子電裝短路的原因,所以我當時把車子晃動好幾下,然後側柱也多踢了幾次,然後在太陽下稍微等個三分鐘,又可以啟動了,後來整路騎乘就都沒有問題,接下來的幾天騎乘也都沒問題,所以我個人覺得當時的猜測應該沒錯,應該是我洗車時可能某些電裝的水沒有完全乾燥,因此引發熄火,例如側柱感測器就很有可能因為短路,讓電腦以為我們停車踢下側柱而造成熄火,另外啟動按鈕附近也可能因為潮濕引發短暫短路。

另一次大洗車後的慘痛經驗是洗我的新車 2020 YZF-R1 的時候,因為當時洗車加上清洗鍊條,所以有架起後駐車架來清洗車輪與鍊條,當時除了用抹布擦乾車子的水之外,為了讓鍊條與車輛內部也能快速乾燥,所以當下發動車輛,並且入檔讓後輪動作,結果故障燈亮了,我的引擎燈號持續亮起,關閉後重新啟動也是一樣的狀況,而且儀表板也停在無法轉動設定的故障狀態,當下本來想去車行檢測,不過因為還可以換檔與騎乘,所以我去車行之前先去附近的重劃區騎乘測試看看甚麼問題,幾經多次關閉電門後啟動騎乘的動作之後,電腦自動偵測車輛沒問題,所以故障燈自動熄滅了(別再說一定要去車行才能消除故障燈這一類的話了,因為以現在的電腦科技來說,本來就應該可以聰明到能自動偵測沒故障才對),這個故障狀況對於很多架起駐車架洗車的車友來說應該都有經歷過,雖然不一定是由洗車直接造成的,但是也的確對我造成陰影了。

基於以上的經驗,所以我的 R1 後來就都沒有用大水管洗車了,我都是採用多部位的分解微洗車或乾洗車的方式,這樣可以避免電裝因為短暫短路而故障,也可以讓洗車變成不是一件非常累人的事情,自然就可以分多次隨時進行車輛清潔的動作,讓我常保車子處在很乾淨的狀態,看了就舒服啊。

文章標籤

Race.Your.He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騎重機已經兩年半了,偶爾想想自己到底為何迷上重機? 最後竟然還買了一台含改裝後將近百萬、接近 MotoGP 款的跑車 Yamaha YZF-R1,甚至已經完成了騎仿賽跑麗寶大賽道的夢想,現在想想,對於一個平常個性中規中矩、騎通勤機車都慢慢騎的自己來說真是不可思議,也很佩服自己的勇氣…

麗寶 2020 R1

圖 1. 平常中規中矩的我,喜歡飆車,也已經跑過賽道,真是不可思議

購買時的初心

47歲是一個最悲慘的年紀,最不快樂的年紀,因為這個年紀扮演著很多角色,也背負了很多責任,更是一個想要轉職換跑道都不容易的年紀,這個年紀的人最容易迷失自我,整天都在多個角色扮演中隱藏自己,很難活出自我! 從小就盡力當一個乖小孩、用功的學生、好的朋友、努力的員工、體貼的老公、顧家的好爸爸、孝順的兒子、職場上的好榜樣,還有好多角色…,但,就從來沒有當過真實的自己。

文章標籤

Race.Your.He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1/08/14

今天老婆的 Facebook 突然跳出五年前的今天,畫面是我們去武陵農場三天兩夜的露營照片(初露),看了感觸滿深的,因為那是我們一家四口第一次的露營活動,也是映象最深刻的一次露營,現在的我看五年前的初露活動,可能當時覺得很累,但是現在的回憶卻是甜美的,特別趁還有一些感觸的時候寫了這一篇文章,跟想帶小孩出去露營卻又害怕不敢行動的父母分享一些經驗與感受。

為什麼想去露營?

其實很多有小孩的家庭,父母多多少少都會興起帶小孩去戶外野餐露營的念頭,但是很多父母如果身邊沒有經常在露營的朋友的話,應該是不容易有實際行動去露營,我家也不例外,因為我們是自己帶兩個小孩,小朋友出生後的前幾年,光是要照顧小Baby健康長大就已經累壞了,直到小孩開始可以自己自由跑跳大約四五歲之後,才有心思想帶小朋友出遠門旅遊,因為露營跟住飯店不一樣,因此一定要有一些動機才有可能實際行動,例如:親友邀約一起去露營。

我家開始採取行動去露營的原因比較特別,我跟老婆其實很喜歡戶外活動,只是因為夫妻倆要照顧兩個小孩的成長真的很累,所以露營活動在之前是不曾出現在我們的人生規畫中,直到老大大約國小二年級的時候(小的大約3歲),我們覺得好像可以開始帶他們出遠門到郊外跑跑跳跳了,才開始研究怎麼出去露營。我自己在年輕的時候有跟同學去高山上露營過一次,但是因為年代久遠,所以也忘記該準備哪些裝備,剛好那時候有想要將原本的轎車換成大一點的休旅車,方便帶一家四口出去旅行,所以就開始研究幾款休旅車,又剛好當初 Zinger 的車在大推買車送露營裝備的活動(圖 1 中的配備),我就跟我老婆說,就這台車了,因為好像很吻合我們的需求,再加上送了露營帳篷跟天幕,所以這就是我們當初露營的驅動點,就這樣我們開始規劃露營活動了。

文章標籤

Race.Your.He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