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力的重機通常為了讓車主可以有因地制宜,多種不同騎乘感受的選擇,因此在動力控制上通常會有不同的動力模式(Power Mode)可以設定,我之前第一台入門重機 Honda VFR800F 雖然引擎馬力超過一百多匹,而且四缸V4引擎聲浪也很特別,但是他卻沒有多動力模式的設計,唯一的電控就是巡跡防滑功能開與關(圖 1, TC ON/OFF),所以騎乘一段時間之後總覺得少了一點樂趣,因此這也是我後來決定換車的其中一個原因。公升級重機通常都會有多種電控,因為動力充沛的關係,需要很多電控的輔助,這也同時增加了車主騎乘的選擇與體驗樂趣,圖 2 是 2020 Yamaha YZF-R1 的儀錶板,看的出來有滿多設定可以體驗。
圖 1. 沒甚麼電控的 2018 HONDA VFR 800F 儀表板 (只有 TC ON/OFF)
圖 2. 電控豐富有趣的 2020 YAMAHA YZFR-R1 儀表板 (光是動力模式就有四段)
原則上多動力模式(PWR Mode)的引擎性能輸出應該是一樣的,因為引擎同一顆阿,所以引擎的動力表現原則上不會因為你設定不同模式而變成爛引擎,所以別在懷疑改變動力模式之後引擎效能會變差。不同動力模式的差異在於控制油門開度時引擎的動力反應靈敏度,一顆引擎的動力輸出其實是由 ECU(Engine Control Unit)根據車上很多的感測器來進行燃油與動力的輸出調教,這其中牽涉到非常多的電腦邏輯控制,如 圖 3 所示,圖中可以看的出來一顆引擎要調教的好其實有點複雜,這牽涉到很多的參數對應表,例如不同的動力模式都會有相對應的油門與轉速對應表,而引擎的四缸燃油點火數據也都經過最佳化調教成對應表,這些數據還牽涉到不同轉速時所要對應的很多設定,這背後的技術雖然有點小複雜,但是這些都只是單純的電腦軟體的控制而已,改天有機會再把ECU徹底研究一番跟各位介紹。
圖 3. 車用電腦所需控制的參數非常多
今天單純的跟各位介紹一下動力模式的物理意義,單純從車手催油的油門動作解釋一下不同模式的反應。只要你了解的四種動力模式在物理變化上的意義,你就更能有效地操控你的大馬力重機。
圖 4 是我整理的油門與動力的輸出對應概念與適用場域,由圖左邊的曲線圖可以看到,R1 的動力模式有四種模式,包含 PWR 1, 2, 3, 4,圖的橫向坐標(X軸)代表你催油把手的轉開程度,縱向座標(Y軸)表示你的車輛的節流閥開啟的狀況(也是控制空氣流量大小供應引擎燃燒產生動力的狀況),原則上你轉油門的開度越大,對應的節流閥開度也會越大,所以動力會越來越充沛。這四種模式的線性差別跟各位分別介紹如下:
圖 4. 多動力模式的對應區線圖 ( 曲線圖來源: YZF-R1 2020 車主手冊)
-
PWR 1 : 由 圖4 的曲線看的出來PWR1的曲線是線性的,也就是說如果動力模式設定PWR1的話,你手催油門的每一點點開度都會直接影響節流閥的開度,讓你的引擎動力直接的提升,這就是為什麼大家會說PWR1比較靈敏的關係,因為你的手只要一受到道路不平振動影響時,你的引擎動力馬上會受影響,所以感覺非常敏銳,也就是大家口中"油門瘋瘋"的意思。
-
PWR 2 : 其實PWR2的動力輸出跟PWR 1 一樣都是沒有被限制的,但是最重要的差異就在起步時或轉小油門的時候,你的動力反應會稍微變得遲鈍一點,因為由 圖4 曲線上來看,油門轉多一點的時候他所對應的節流閥的開度變化相對PWR1來說是比較小(因為相同的X值,其Y軸的量是比較小),所以這樣的油門控制在低轉度時是屬於比較遲鈍,或是比較柔和,但是動力並沒有比PWR1差喔,油門在中上轉度之後都一樣是線性提升。這個設定滿適合跑山過彎使用,因為入彎前的急煞車,到彎中或出彎時要催油時都會比較不敏感,比較不易受到過彎時身體不穩定的影響。
-
PWR 3 : 這個模式除了具備了 PWR2 在起步或是小油門時的反應會比較小之外,你看它的曲線在高轉之前其實是更平緩了,所以跟前面的兩個模式相比之下,他在中低轉速時的油門開度是更遲鈍,這樣可以讓車主在中低轉速時油門的控制更柔和更有容錯空間,所以比較不容易有不小心誤轉油門時就被車子拋出去的感覺啦。但是這個模式的動力一樣是跟上面兩個模式相同喔,只是如果你想要得到相對應的高轉動力時,你的油門就是要催比較多一點,直到開度很大的狀況下,車子才會知道原來你需要大動力,因此就會用很快的反應速度來提供你相同的動力。
-
PWR 4 : 這個模式看的出來除了油門曲線非常平緩之外,他的最大動力輸出也被限制住了,這完全就是保護模式的概念,讓新手車主可以在雨天路滑的狀態下更安全的騎乘。或是,你是比較膽小的車主(??? 那你為何買 R1 呀? 哈~~),或是你的車要借車友試騎的話(這樣車友還感受的到動力嗎? 哀~~兩難阿),都可以嘗試開此模式喔。
了解這些動力模式的特性之後,你應該就知道他們的適用場域吧? 基本上我個人騎乘在一般道路上都採用 PWR1,因為我買R1就是想要感受他的大動力呀,一開始可能會不習慣,會怕怕的,但是現在騎習慣了,反而不設定PWR1還覺得車子實在無趣,然後我跑山的時候,尤其跑台21天冷與136縣道時,我在入山口一定會將模式調整為PWR2,因為騎山路時如果油門太過靈敏的話,過彎時不管在彎中還是出彎加速其實都會不好順暢的控制,因此我用PWR2可以在彎中低轉油門時的反應稍微柔和一點,這樣我過彎油門的控制便能更穩定。至於下雨天開 PWR3 or PWR4? 哈哈~~說老實話,我的車只有在第一天牽車回家時,因為怕第一次騎乘公升級跑車會不習慣才設定 PWR3,其他時間我完全沒設定過了,而PWR4我連設定的慾望都沒有,改天測試一下到底多遲鈍好了。
這篇文章介紹的是 R1 的動力模式,但是我相信其他車種有多種動力模式的觀念應該都跟今天介紹的差不多,所以車主只要能多了解自己車輛的動力模式曲線特性,騎乘大馬力重機時就能更因地制宜、選用適當的動力模式來滿足騎乘功能,更能安全地享受騎乘重機的樂趣喔。
<< Youtube Video >>
其他相關文章:
- 男人擁有 "看著都會笑的夢想車" 是很幸福的 - 2020 YZF-R1 騎乘一年後的感想
- 重機/微洗車 - 清洗 機油冷卻系統的 散熱鰭片 (夏天引擎降溫最佳利器) [ 內有教學影片 ]
- [For 公升級 仿賽 新手] - 如何穩定控制油門 (新手入坑 YZF-R1 最難適應的事 - "瘋瘋的油門" ) [ 內有教學影片 ]
- [For 大馬力/公升級 重機 新手] - 了解 多動力模式(PWR mode)的意義 與 適用場合 [Power Mode]
- [給 仿賽檔車 新手] - 雙腿怎麼夾緊油箱? (YZF-R1) ( ~下面緊了,上面自然就鬆了 ~ ) [ 內有教學影片 ]
- 重機 / 門外漢也可以 DIY 換機油 (2020 YZF-R1) - MOTUL 300 V2 [ Change Oil ] [ 內有教學影片 ]
- [Video] - [野貓特務] : 連 野貓 都想上的 夢想車 YZF-R1 2020
- 跟著大叔門外漢 跑麗寶賽道 圓仿賽夢 - 想跑又不敢報名的朋友可參考,該怎麼準備? [ 內有現場影片 ]
- 公升級仿賽 新手最難適應的第一件事情-剩餘油量的評估 / Yamaha YZF-R1 剩餘油量怎麼估算? [ 內有教學影片 ]
- 原廠管 vs. Akrapovič 蠍子改裝管 聲音數據說明比較 / 2020 Yamaha YZF-R1 改裝 排氣管
- 我不是想炸街的小屁孩 ~~~ / 2020 YZF-R1 [ Akrapovič/Akrapovic 蠍子 中段 與 尾段 改裝 ] : Part 1 - 為什麼想要改裝排氣管 ??? 音量數據與心得 (exhaust pipe)
- 原來~交車前也能練習操控儀表 !!! / Yamaha YZF-R1 2020 新車 開箱 ( 儀表板、各項電控設定 操作教學 )
- [ 年近五十的中年大叔 ] - Yamaha YZF-R1 2020 新車 遲來的 開箱
- 就是喜歡 YAMAHA YZF-R1 的怪個性 [ 四款公升級仿賽 比較 與 R1 交車歷險記 ]
- 中年大叔第一台重機 - 開箱與關箱 [ 2019 Honda VFR800F 經典的 V4 Hyper-VTEC 引擎車款 ]
- 年近五十的中年大叔 入坑 仿賽重機